民办教育律师网
 

教育资讯

北京市以“三个打通”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日期:2025-04-17 来源:| 作者:| 阅读:0次 [字体: ] 背景色:        

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弘扬实践伟力、深化教学改革、凝聚育人合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打造高精尖思政课,以“大思政课”拓展育人新格局,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弘扬实践伟力,打通思政教育的“知与行”。立足“首都”这一最大市情和“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将首都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青年学生领悟实践伟力、增进理论认同的强大动能。用好服务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契机,积极打造实践育人课堂,组织数十万名青年学生参与联欢演出、志愿服务等各类服务保障工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国家发展辉煌成就。开展“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高校师生深入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市16区设立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馆、前门议事厅、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等200余个“沉浸式”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全市大中小学生定期开展实践教学,将思政课堂搬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建立“新时代首都伟大变革与成就”市级教学案例库,组织专家编写“接诉即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案例,广泛开展思政课案例教学。以学生寒暑假返乡为契机,打造“我听亲人讲四史”“我看故乡这十年”“我回故乡过大年”等一批学生讲思政课品牌活动,激发和调动青年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深化教学改革,打通育人资源的“内与外”。将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与“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度融合,以文化、科技促进思政教育提质增效。促进思政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效联动,研制“爱北京·爱科创”行动方案,打造“可感—科创魅力感受行动”“可知—科创知识研学行动”“可行—科创实践体验行动”“可为—科创力量汇聚行动”等4大模块、10个项目,引导青少年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思政教育与文化中心建设双向奔赴,多部门共同推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通过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书香行等7大机制、25个项目、65项具体活动,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互动、相互赋能。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电影博物馆等单位,打造“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光影看中国——电影中的思政课”等工作品牌。充分释放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首都艺术体育类院校资源优势,支持学校打造“艺术名家领读经典”“音乐厅里的大思政课”等特色课程,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力量。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数字地图”,深挖实践教学点位思政教育元素,为每个实践教学点位编写涵盖大中小学全学段的在线教案和教学视频,丰富思政育人资源。深入实施“数字马院”工程,在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试点探索,通过“5G+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探索建立场景打通的“智慧课堂”、校地联动的“双师课堂”等,以教学形式的科技感、时代感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凝聚育人合力,打通育人力量的“点与面”。制定《北京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北京市进一步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部门分工,压实主体责任,广泛汇聚各级各类资源力量,推动形成“大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市领导带头赴各级各类学校听课调研,将工作会议开到学校思政课教学一线,示范带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听课讲课,现场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研判,切实发挥头雁效应。聘任首都地区名师和各领域先进典型,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引导青年学生从踔厉奋发的新时代建设者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开展“见证优秀共产党员榜样”首都大学生集体采访行动,组织青年学生赴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对口帮扶地区开展采访报道,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党员干部在教育、医疗、农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生动故事,充分发挥老党员对新党员的激励带动作用,引导学生深化理论认知、坚定理想信念。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3691255677。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