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统筹谋划、价值引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加强统筹谋划,推动创新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党委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及系列配套方案,定期召开思政工作专题会议,系统谋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面向全校师生讲授思政课,校领导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进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举措落地落细落实。二是深化改革创新。合并原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成立新的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推进本硕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联动和整合贯通。成立学生社区工作委员会,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立辅导员工作室,搭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平台、党团活动空间、学习园地,着力打造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浸润空间。三是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专题会议,出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具体措施、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优化师资队伍、制定完善支撑机制,努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四是服务推进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与喀什大学、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巴楚县第二中学、泽普县第二小学等成员单位组建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开展常态化集体备课,选派优秀青年学生前往中小学实习实践,着力探索具有新疆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路径。
坚持价值引领,丰富教育载体。一是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推动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为、文化自信等有机融合。围绕日常思政教育活动,结合新生入学、主题党团日、主题班会、毕业生离校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二是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着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学校党委书记带头为全校师生开展“网络思政”课培训。强化网络思政内容供给,打造一批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网络文化作品,如,《青春进行时》及“红色家书”“红湖电台”等。三是注重文化浸润教育。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实施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程。打造以“经典照耀青春讲堂”“胡杨大讲堂”“美育艺术大讲堂”等为重点的校园思想文化引领讲堂体系。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古籍文献馆、红色长廊等育人阵地作用。深入挖掘和传承“抗大第二”红色基因,创作编排校园红色历史话剧《我们正青春年少》和革命历史剧《共产党人在新疆》。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游园会、礼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清明诗会等校园文化活动10余个,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
注重队伍建设,提高育人能力。一是强化机制保障。成立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培训、考核、转岗等系列制度,从工作机制、职业发展、激励举措等方面持续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育人力量下沉,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社区辅导员走访学生宿舍,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为学生提供思想解惑、心理解压、学习解困、生活解难、就业解忧等个性化、精准化辅导,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全校教职工与全体学生结对子,依托“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通过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温度、思想引领的力度、立德树人的效度。二是深化能力提升。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机制,以岗前培训、日常培训、骨干培训和专项培训为依托,以组织参加研修培训及校际交流培训为提高和补充,探索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的培训体系,着力提高辅导员综合业务素质能力。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思政工作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每年组织优秀辅导员赴对口支援高校进行党建、思政培训,努力提升思政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三是完善激励保障。实施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制度,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支持鼓励辅导员继续深造,为辅导员提升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提供条件保障。支持辅导员到党政机关、企业、基层等挂职锻炼。加强典型选树,建立健全辅导员表彰体系,开展“最美辅导员”评选表彰、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