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律师网
 

理论观点 >> 热点评析

以创新要素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5-10 来源:| 作者:| 阅读:2次 [字体: ] 背景色: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作用,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日前,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第十四届教师专业国际峰会时提出,“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知识创新加速推进,给教育带来全新挑战和机遇。要高度关注并公平合理地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化等创新要素赋能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开放包容品质,推动跨文化交流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稳步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特别是在教育数字化领域,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就,开辟并不断拓展教育发展的新赛道。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在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上仍存在一些短板。面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中国日渐走近国际舞台中心的新格局。如何培养一大批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仍值得深入探讨。实际上,通过教育方式创新和用好数字化等新元素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开放包容品质,的确是行之有效的破题之策。

思考能力主要表现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在当前信息高度发达和收集成本相对低廉的时代,培养人才思考能力尤为重要,有助于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掌握合作或协作能力是国际社会对人才的普遍要求。在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多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合作能力对科技创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日趋增强。而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合作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教师自身应树立思辨、创新与合作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积极采取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实践式等教学方式,主动营造容错度高、情境性强的授课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小组学习,逐步培养合作意识。

开放包容品质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软实力。在当前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具有开放包容的品质,有助于服务我国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对此,高校应在树立强大“四个自信”基础上,鼓励学生树立全球视野,培养开放包容品质。建议进一步创造学生国际交流机会,包括强化我国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扩大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规模,吸引优秀外国学生赴华留学。不同层级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要鼓励开设各国历史文化艺术和社情国情相关课程,增设有关国际形势和热点话题课程讲座,激发学生丰富相关知识的兴趣。高校可创新开展国际合作模式,丰富长短期留学项目形式,创造国际化校园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对外交流活动,多邀请国际学者访学讲座或举行多边学术论坛,积极探索模拟联合国、短期访学考察等活动,开拓学生全球视野,培养学生全球素养,为推动跨文化交流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考虑到教育数字化是我国近年着力打造的教育发展新赛道,建议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对人才培养领域的革新作用,抢占先机、用好相关工具。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因其高度个性化以及广泛跨学科属性等特点,给教育实践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为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国际视野提供了有力工具。加快人工智能等融入现有教育体系进程,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发适合学生使用的人工智能模型,并将其有机嵌套进课程体系中。课程设计因应调整,一是面向不同教育层级的学生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认知教育,培养学生建立驾驭人工智能的意识与能力,做好合理使用监管;二是开设人工智能应用课程,结合学生特点个性化设置相关课程,重点帮助学生进行逻辑训练、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大量信息进行创新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并及时用好多样化反馈,提高学生应用新工具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重点培养教师使用人工智能等新工具开展教学实践的能力。教育研究机构可加快对人工智能等赋能教育体系长期影响的研究分析,就新技术框架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探索人工智能辅助下团队协作和技术攻关的新模式。现有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应进一步扩大内容池、提高覆盖率,丰富各领域、各国家相关知识内容,便利不同地域学生通过平台建立国际视野。

人工智能赋能现代教育教学以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大势所趋。面对人工智能、数字化等创新要素赋能教育,引导学生借助人工智能开展自主性多元化学习的同时,更要回归教育本质,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其合作能力和开放包容品质,从而着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报评论员)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3691255677。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