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律师网
 

教育资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推进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7-16 来源:| 作者:| 阅读:0次 [字体: ] 背景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校园足球的重大决策部署,科学把握定位、深化体教融合、加强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完善科学评价,加快推动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引领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校园足球运动普及。坚持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立足新疆区域特点和校园足球发展基础,先后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系统部署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人才培养等工作。教育、体育等部门全力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从2022年起,将足球作为体育中考选考项目之一,纳入学校课外活动和课后服务内容,积极推动班级活动日常化、年级活动常态化、校级活动特色化,引导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足球运动。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以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抓手,每周开设1节足球课,强化足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通过示范引领逐步扩大足球运动覆盖面。截至目前,已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63所,设立校园足球试点县(区)7个,布局建设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4个,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237所、示范园试点项目幼儿园62所。成立校园足球校队2387支,队员41617人。

健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着眼于丰富足球特长生发现、挖掘、培养途径,坚持相互连贯、逐级提升、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原则,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连续22年举办学生阳光体育竞赛活动,持续12年举办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推动各地各校“班级、年级、校级、校际、县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等普及性赛事常态化开展,助推区、地、县、校四级校园足球联赛等提高性赛事深入开展。2023年,举办了包括自治区大学生、中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在内的14项学生体育赛事,自治区大学生、中学生足球联赛有103支足球队参加,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以四级竞赛体系为牵引,形成“班班参与、校校组织、地方推动、层层选拔、新疆联赛”的竞赛格局,比赛场次、参赛人数逐年上升,直接参加区、地、县足球比赛的中小学生达5万余人。积极参加全国校园足球赛事,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新疆中学生男子足球取得第四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利用援疆省(区、市)足球人才技术优势,积极争取援疆资金支持,自2023年以来,举办浙阿青少年“绿茵牵手”计划、北京足球夏令营、“赣克两地一家亲、民族团结过大年”青少年足球冬令营等16大项43场次学生足球比赛,推动疆内外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

深化校园足球体教融合。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实施《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年12月会同体育局等4部门出台《自治区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行动方案》,遵循教育、体育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实施体育特长生“文化课由学校负责,体育训练由体育部门负责的联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新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改善场地设施条件、畅通运行机制,实现体教深度融合、“专业人做专业事”,为体育特长学生提供成才路径。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与新疆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建立协作关系,足球运动管理中心选派3名优秀教练员不定期到学校指导学生足球训练,取得良好效果。注重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新疆各族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共同热爱和促进民族团结有机结合,融入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

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把足球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加强高校足球运动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大学开设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方向)、运动训练专业(足球方向)等专业,现有在校生360人;喀什大学、伊犁师范大学已获批足球运动本科专业。完善师资培训体系,依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校园足球教师培训、教练员等级培训,分级分类开展校园足球骨干师资专项提升培训。近两年,先后选派800余人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228人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D级教练员培训班,2362人参加幼儿足球师资培训。在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大学、伊犁师范大学设立校园足球教师培训中心与研究基地,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足球项目培训,依托“国培计划”培训足球教师。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加大培训频度、提高培训精度,让更多教师、教练员接受专业、系统的培训,不断提升足球教育教学水平。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3691255677。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