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质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语言文字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有机融合,积极为建设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把牢育人导向,凝聚工作强大合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贵州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由校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院长任委员,加强统筹协调,在政策、经费、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二是建强人才队伍。以建设国家一流专业为契机,挖掘语言文字学科人才潜力,建立一支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为语言文字领域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强大人才基础。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人,学科带头人10人。三是拓展宣传阵地。用好学校融媒体矩阵,依托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号等融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深化汉语言文字宣传和推广。在“村超”举办地开展由23名专家教授及百余名研究生志愿者组成的语言服务项目,利用多语种优势开展涉外解说词、路牌、视频等资源的翻译、国际传播和海外宣传,拓展汉语言宣传阵地。
强化学科建设,提升教学科研质量。一是加强课程建设。将语言文字类课程教学贯通至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语言文字教学构架。重点加强比较文学(入选教育部百门双语课程)等课程建设,大力培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化人才。二是提升教师能力。积极发挥语言文字专家专业示范和引领作用,开展教学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34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测试员资格,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推广和教学能力。三是凝练学术成果。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各类语言文字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聚焦简帛与佛典文献语言研究领域,获得《圣语藏、碛砂藏、高丽藏汉文佛经异文研究》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发挥汉语方言及实验语音学研究领域和汉语史、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成果优势,为贵州省语言资源的抢救与整理、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提供智力支持。
建强平台载体,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一是搭建特色学术平台。依托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创建“孔学堂”语言文化推广项目品牌,挖掘中国语言文字内涵,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传播经典诗文、书法、篆刻、曲艺等优秀语言文化,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科研活动,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二是强化数字资源利用。依托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民族学、哲学等优势学科资源,与省博物馆合作开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数智化激发新动能助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进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三是加强实践应用。举办推普周文科讲坛等各种语言文字学术交流活动,依托大学诗教示范基地,与孔学堂开展诗词大赛、书法比赛、原创作品大赛、暑期社会实践等相关活动,培养学生标准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一是深化推普工作。积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通过“博士村长”“三下乡”“返家乡”等强化语言文字推广工作。依托贵州民族村落、文化遗产、红色旅游等特色资源,成立旅游产业化专项组,聚焦旅游康养、文化创意等产业,在产品创新设计、包装广告宣传、民族乡村景观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提高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加强对口帮扶。在对口帮扶县的中小学教师中深入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教育培训;推动县乡公务人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公文语体等使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能力提升,促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和优化提高。三是开设测试考点。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贵州大学普通话测试点,服务社会需求,承担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面向全省范围开展普通话测试,年测试200余次,测试人员20000余人。
促进国际交流,彰显语言文化自信。一是举办国际活动。连续16年主办、承办、协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国家大学校长论坛、“面向社会发展和国际理解的语言文化”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激发语言文化交流合作新活力。连续6年举办国外中文教师来华研修项目,吸引众多海外中文教师来华攻读中文国际教育相关课程和学位,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坚持“请进来”。组织来自38个国家的118名留学生参加“贵州村超”,为来自40余个国家的280余名留学生开设国际汉语必修课程、开展“国际中文日”“舞·锦绣东方”“诵·古今风流”“响·悠悠乐章”等活动,让国际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体育传统独特魅力,增强语言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深化语言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是坚持“走出去”。获批汉语言中文合作项目1项,建成孔子学院1个、在建1个,在海外开设各类汉语教学、中国文化等课程,积极开展中国文化相关活动,进一步提升汉语言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