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没事闲聊天,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处理。syc
民办学校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首先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开始的。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吸纳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同时也吸纳了千万劳动力,为了解决部分劳动力子女的就学问题,缓解当地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当地政府从政策上支持、鼓励民间投资办学。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资本涌人私人办学领域,导致民办学校数量的急剧增加。那么是什么吸引了如此庞大的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呢?毋庸讳言,是高回报,高利润。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那这些操作资本的老板们,是如何获得高回报,高利润的呢?民办学校在挣着哪些钱呢?
首先,是学费、住宿费收入。这些收入是法律法规所允许的收入。
一所民办学校要想获得学费、住宿费收入,就必须有生源。充足的生源,也就是甘愿让很多家长、学生托着钱来学校就读,势必要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而能打动家长的无非就是师资、硬件、管理,还有教学成绩。所以才会产生很多民办学校要几顾茅庐去请名校长,高薪各地去挖名老师,高价去买名学生。我们需要清楚的是,若是运作的好,这些花销只占收入极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是被学校薅羊毛的肥羊。
其次是伙房,商店收入。你自己吃饭,买东西得花钱,这是天经地义。
但是,各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关于学校食堂的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规定:“学校食堂应坚持公益性原则,充分保障学生的就餐需求,提供安全卫生、优质平价、营养健康、便捷高效的餐饮服务,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从学生食堂盈利。”大概的意思是说,任何学校的食堂都不得盈利,得物有所值!可是,若是问问曾经上过民办学校的孩子,学校的饭菜怎么样,答案瞬间就会揭晓。笔者不是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也不是经营者,学校食堂的利润无法有准确的数据,只是听内部人说,一所民办学校的食堂月盈利能满足学校教职员工的工资发放。不知道是否确实!
民办学校都有校内的商店,或者叫超市,小卖部。学校内部的超市,小卖部不管自营啊,承包啊,还是什么形式的存在,都会和举办者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关系。学校内部超市的最大优势是---无竞争,没有选择性。大部分民办学校都是全封闭状态,就像养羊,把一群羊圈到羊圈里,吃的喝的用的,就这些,你是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再次,是名目繁多的收费。这些收费都属于乱收费。
校服费、保险费、校车接送费、水费、资料费、试卷费、照相费、考务费......,等等,不一而足。只要你接受了服务或者被服务,不论你是同意啊还是被同意啊,就得拿钱来。这些费用属于乱收费范围,为什么民办学校还能收呢?民办学校的老板们可是招数多多。成立各种的皮包公司,自己的公司承担学校的各种业务,而且听证、招标、公示等各项环节一应俱全。最终就是:提成、回扣、加价等多种形式让钱回到老板的口袋。
学校的举办者为什么敢于在高压之下还在乱收费?主要是两点:一是资本追逐的就是利润,这吸引力诱惑力搁着谁都受不了。二是相关部门监督处罚只停留在形式上。这些问题这里不宜多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