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律师网
 

教育文苑

有些事错过就是一生

日期:2024-06-20 来源:| 作者:| 阅读:0次 [字体: ] 背景色:        

有些事错过就是一生一一2024毕业致辞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院长

桑本谦

大家好!

毕业季是一段忙碌的日子,终于就要划上句号了。学习当然不会停止,法律人需要终生学习,但一生中在校学习的时段,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就算到此为止——你们毕业了。我也要“毕业”了,不出意外的话,这是我最后一次作为院长作毕业致辞,所以格外重视。

首先,我要祝你们前程似锦,生活美满幸福;期望你们健康成长,成为优秀的法律人或其他行业的翘楚,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然后,我讲一点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作为临别的赠言;经历是过去的,但感悟是我最近才有的,我希望自己年轻时就有如今的感悟。

话说十几年前,央视播出了一档音乐节目,叫《流金岁月三十年》。这档节目汇集了过去(2011年之前)三十年的经典歌曲,分别流行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的00年代。当时,也就是在观看这档节目时,我注意到一个现象:80年代的歌曲我全部会唱,90年代的歌曲我会唱绝大部分,但00年代之后的歌曲我就很陌生了,大多数都不会唱。何以如此呢?我当时的感慨是,果然人生越来越忙碌,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再到三十几岁,我学习唱歌的兴趣和时间是逐年递减的。但到了去年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这个解释是错的。

我回忆起,十几岁时我其实很少去刻意学唱一支歌,不是没有兴趣和时间,而是没有条件。没有网络和手机,也买不起唱片和录音机,要学唱一支歌就只能求偶遇。要等到电台或电视台偶然播放时,才有机会听上一遍,还往往听不全,但也就是靠着这样东听一句、西听一句地随机学唱,流行于那个年代歌曲就差不多全学会了,且经久不忘。可是为什么越往后——到了90年代、00年代——学唱的条件更好、我会唱的歌曲反而更少了呢?这个当年已经有答案的问题如今又被翻了出来,我终于明白,不是缺少兴趣和时间,而是我的学习能力下降了,伴随我的年龄增长而下降。每一年都会下降,每十年就会显著下降一个台阶。

想到这一层,我立刻做了个实验:开始学唱一支歌,看看要听上多少遍才能学会它,结果很吓人。我就不说有多吓人了,反正现在我的学唱能力和年轻时已经完全不能比。我还查阅了一些资料,看看年龄对一个人学习能力有什么影响,很快发现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已经给出了相当确定的结论——学习永远不会太晚,但通常还是越早越好。

一般说来,我们的年龄越大,就越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某一项技能;而且,我们开始练习的年龄越大,我们所能达到的最终熟练程度就可能越低。熟练程度越低,就越不可能从中获得乐趣;而乐趣越少,就只能越靠意志才能坚持下来,也因此越可能半途而废。我当然可以现在开始练习武术、舞蹈或学拉小提琴,但无论兴趣有多浓,上限都不会很高了。

某些与感知和运动相关的技能存在敏感期,我们需要从小学习、训练才能达到高水平。中国人说的“童子功”就隐含了这个意思,外国人说得更直白:“老狗学不会新把戏”(Old dogs cannot learn new tricks)。驯兽师的经验和动物实验的结果是吻合的,如果幼鸟被剥夺了学习飞行的机会,那么它一生中就永远学不会飞了。

有些事错过就是一生。

有人说,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应该为迟早到来的死亡做好准备;但更实在的说法是,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为迟早到来的衰老做好准备。如果我年轻时就有这个紧迫感,那我肯定会多花一些时间用于学习和训练,让自己精通几门外语,熟练掌握几种不挑剔环境的运动技能,让身体更有柔韧性,顺便打开髋关节。年轻时的唾手可得,年长后往往高不可攀。

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有些事错过就是一生。更何况时间不是均匀流逝的,十几、二十几岁的时候,时间过得很慢;三十几岁以后时间开始加速,四十岁以后继续加速。回想过去的十几年,我感觉时间快得就像一阵狂风。

好消息是我们的大脑具有终生的可塑性。我们永远可以接受新观念、学习新理论,认知可以不断刷新。固然衰老不可抗拒,但脑力比体力下降得慢,晶体智力比流体智力下降得慢。与运动员和围棋手分别在27岁和30岁以前就达到他们的职业巅峰相比,在那些更依靠脑力而非体力或更依赖流体智力而非晶体智力的行业里,其从业者的职业巅峰期就会来得更晚一些。

但,还是比我想象得要早。据说金融操盘手做出最佳业绩的年龄段是30-46岁,获得10亿美元以上风险投资的企业创始人的年龄往往集中于20-34岁。尽管我们倾向于信任老医生,但实际上医生往往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达到了他们的职业巅峰;还有研究表明,老麻醉师比年轻的麻醉师制造了更多的医疗事故。

法律人的圈子相对淡定,传说法律是个不出年轻天才的行业。由于严重依赖经验和阅历,法律人的职业巅峰期确实比其他行业晚很多年。作为法律人群体中一员,我本人就长期生活在“法律人越老越值钱”的自我安慰中;但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这个安慰是虚假的,真相并非如此。

一个人的学习最强期和职业巅峰期不是重叠的,就像播种和收获不可能同时发生一样,前者要比后者早得多。且在法律人的圈子里,老年人掌握了更多的权力,但更多的权力并不等于更强的能力,更不等于更强的学习能力。

学习的目标无非是看透一些事或搞懂一些道理,但怎样才算看透了或搞懂了?没有标准答案。你眼里的清澈可能是我眼里的浑浊,不同的眼睛有不同的像素。但不管怎样,当回答某个问题时,只要你感觉答案不是发自内心,而是来自外在的指令——无论是教科书还是权威文献——那就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搞懂它。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的最大障碍不是搞不懂,而是误以为自己已经搞懂了,这样你就很可能永远错过真正搞懂它的机会,而且年龄越大就越可能错过。

物理学家杨振宁曾多次强调直觉的重要性。他说对任何事情,我们都有一个先天的直觉,当先天直觉和正确知识不一致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可以重塑自己的直觉。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直觉的过程。我深以为然,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是皓首穷经,而是通过不断更新直觉来磨砺自己的头脑。

也许法律人比物理学家更需要直觉。可为什么非得是直觉,而不只是理解?因为直觉存储于心灵深处,而理解只是漂浮在表层,要把理解深化为直觉,才能提高知识的效能。直觉可以减轻大脑的常规性思考负担,保证大脑有余力,有余力的大脑才能超常发挥,才能敏锐,才能想更深、更全、更远。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大脑的余力。直觉还可以节省大脑做出反应的时间,时间的约束无处不在。在法庭上,如果法官不能在几秒甚至一秒之内做出反应,他就不具备控制庭审的能力;如果律师不能在几秒甚至一秒之内做出反应,他就不具备参与法庭辩论的能力。

就此而言,高技能智力行业和高技能体力行业其实差别不大。所有格斗技术的物理学逻辑都是非常简单的,但只有把格斗技术变成肌肉记忆,才可能在现场做出快速反应,仅靠理解是打不赢擂台的。如果你一秒钟之后才知道怎样防守或反击,那你肯定被对手打倒了;如果游泳时你一秒钟之后才决定怎样用手臂去划水,那你肯定要淹死在水里了。

有些事错过就是一生,而在很多场合,错过一秒就错过一生。

在写毕业论文之前,你有没有感觉到选题困难?如果有,就说明你缺少相应的直觉。问题随处可见,但问题意识来自直觉。如果你不能在一秒钟之内觉察到这是个问题,那么很可能你一生都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了。

一秒钟,这不就是拍脑袋吗?是的。尽管拍脑袋的决策经常被嘲笑,但其实我们一生中绝大多数决策都是拍脑袋完成的,精打细算能有几何?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拍脑袋,而在于拍的是什么脑袋。同样是拍脑袋,有人能拍出创意和灵感,有人只能拍出偏见和教条。

对于法律人来说,把一种与先天的道德直觉很近似的法律理论深化为自己的专业直觉并不困难,难的是用一种反直觉的法律理论来重新塑造自己的专业直觉,后者是心灵深处的知识革命。据我观察,几乎所有法律人都有机会去接触更好的认知框架,但绝大多数法律人都错过了优化自己认知框架的机会。而且年龄越大越僵化,越容易故步自封。年龄不是理解的障碍,但却很可能是把理解深化为直觉的障碍。更新理解易,重塑直觉难。

奈何沉睡的人不知道自己在沉睡,不清醒的头脑也意识不到它自身的不清醒;且经验告诉我,当思维退化被意识到之前,退化已经先发生了。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我也开始变得僵化和封闭了?如果是,那么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苦苦思考,内心有了答案。但我不想公布这个答案了,否则我忍不住还要借题发挥。

在话题变得沉重之前,我打算到此为止。今天我和你们分享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悟,无非是希望你们能从一个更大的时空尺度来重新审视你们此时此地的选择和规划,帮助你们建立一种连接,跨时空的连接,不是连接你和我或是你和他,而是连接你和未来的你。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3691255677。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