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律师网
 

维权指南 >> 校园欺凌

反校园欺凌,善待身边人

日期:2023-08-15 来源:| 作者:| 阅读:17次 [字体: ] 背景色:        

声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如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处理。

校园,是我们学习的乐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但校园有时也会出现“恶魔”的身影,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这就是”校园欺凌”现象。谨防校园霸凌,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什么是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是指在校园及其合理辐射范围内,一个学生或一群学生对某个或多个学生进行的长时间、反复、带来极大危害的行为。

从字面上理解“霸”是“依仗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群体”,而“凌”是“侵犯、欺压、凌辱”。霸凌的本质是“压制”,双方力量不均衡是判断霸凌的首要特征,以及是否是故意、持续、反复、长期的侵犯行为。

校园霸凌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01

肢体霸凌:

殴打、掌掴、虐待。身体霸凌是受害者遭受霸凌的起点,多数身体霸凌行为发生后,精神霸凌和关系霸凌往往连带产生。

02

精神霸凌:

言语霸凌—恶意中伤、侮辱诽谤、造谣诬陷、流言蜚语等;关系霸凌—通过散播谣言、拉帮结派使被霸凌者遭受团体孤立和排挤;网络霸凌—利用社交媒体等媒介散播谣言,辱骂嘲弄等方式实施侮辱诽谤,匿名恐吓等。

03

其它形式霸凌:

针对他人财物的强拿硬要以及刻意勒索他人财物的财物霸凌。性骚扰、性侵犯,比如给受害者拍摄裸照或者裸体视频等。

校园霸凌的特点有:

01

双方力量不均衡:

霸凌者的地位明显高于被霸凌者,这种地位表现在社交能力、社会资源、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

02

重复性、长期性:

受害者往往会成为霸凌行为的重复受害者;

03

游戏性、隐蔽性:

霸凌场所和方式往往较为隐蔽,难以发现、识别,常被家长和老师看做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不容易引起重视。

校园霸凌有什么危害?

提到校园霸凌的危害,可能更多想到的是遭受霸凌的人,但其实对于实施霸凌的人,甚至包括旁观者在内的每一个个体,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霸凌的影响。

对被霸凌者的可能的影响有

01

社会功能受损:

被霸凌者往往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会被这样对待,或者觉得自己不适合与人相处,进而回避与他人交往。

02

情绪问题:

在长期被霸凌的状态下,被霸凌者会逐渐出现焦虑、悲伤、孤独、抑郁等情绪,甚至食欲下降、不语、对周遭事物丧失兴趣,可能导致失眠、噩梦等睡眠障碍,或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甚至延续至成年。严重的情况可能会自杀或者自残。

03

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比如活动参与度降低、成绩下降,甚至会为了躲避霸凌而提早离开课堂,逃避上课或者长期辍学。

而对于霸凌行为的旁观者

有一部分可能发展为霸凌行为实施者的协助者、增强者,认同且参与其中。另一些保持中立的旁观者可能会因为没有劝阻霸凌者,保护被害者而感到自责、内疚,可能也会处于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的恐惧和不安中。

对于霸凌实施者

社交能力下降—他们的攻击性倾向会形成心理定式,认同霸凌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可能引发更多的霸凌行为。这种适应不良的模式也会使其离开校园环境后,较难跟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会萌发其它不良行为,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遇到霸凌的应对小tips

当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情况发生时,寻求成年人、朋友或同学的协助。

如果可能的话,表现得坚定自信(而不是咄咄逼人、好斗或调戏对方)。

避开不安全的地方,或在可能遭遇霸凌的情况发生之前走开。

在此呼吁大家:

(1)如果你是一个旁观者,请不要做一个看热闹的“旁观者”,遇到霸凌事件时请及时制止。

(2)如果你是霸凌者或者被霸凌者身边的人,看到有霸凌征兆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千万不要等到“微霸凌”积累爆发后才追悔莫及。

(3)如果你是父母或者老师,要告诉孩子,不要当霸凌者,也要告诉他们,被霸凌一旦发生,要及时寻求帮助,父母和老师会保护他们。

冷漠围观并不能自保

忍气吞声不是长久之计

向校园欺凌说不

用力所能及的力量

保护他人就是保护自己!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3691255677。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