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律师网
 

设立运营 >> 教育集团上市

论教育集团办学资源的共享与增生

日期:2024-03-30 来源:| 作者:| 阅读:10次 [字体: ] 背景色:        

周彬:论教育集团办学资源的共享与增生

如果没有教育资源的共享,只是将数个独立存在的学校简单地组合为一个教育集团,那么这样的组合并不会对学校办学产生实质性影响,这本质上只是大家共享一个教育集团的虚名而已。而如果教育集团内的学校都只是想着如何分享教育集团的资源,那么当教育集团的资源被大家耗尽之日,也是集团内学校走向衰败的开始。因此,集团内的学校不但要能够高效分享教育集团的办学资源,更要共同促进教育集团办学资源的增生,这才能够让教育集团走向可持续发展。

一、办学资源在教育集团内的高效共享

尽管在制度约束上,教育集团有紧密型,比如集团校实行一个法人负责制;也有松散型,例如集团内的学校只是搞搞“联欢”或者研讨会,丝毫不影响彼此的办学与决策,但在教育实践中,名为紧密型的教育集团本质上也可能是一种松散性的存在,因为这些学校在集团内并没有可以共享的资源;与之对应,松散型教育集团也可能彰显出紧密性的存在,因为学校可以从集团中获得实质性的利益与机会。因此,我们不讨论制度上如何布局紧密型或者松散型教育集团,而是去研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教育集团内的学校在实质上是紧密性的存在,抑或是松散性的存在。对于集团内的学校来讲,无论教育情怀还是教育使命,都是在个人层面才能生发出来的。但是这个“个人”,要么是作为个体的个人,要么是作为组织的法人,这就意味着在大规模的教育集团内,各学校之间是很难用教育情怀或教育使命来联结,相反地,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由此带来的多赢局面,才是促进集团学校间紧密联系的纽带。

要促进教育集团内办学资源的共享,不仅需要分清哪些办学资源是可以共享的,甚至会因为共享而变得更加丰富;也需要分清哪些办学资源是不可以共享的,因为这些办学资源具有排他性。对于前者,不但要鼓励集团内共享,还要为实现集团内共享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为顺畅的共享路径;对于后者,也并不意味着共享绝无可能,但一定要在资源共享的同时,考虑这类具有排他性的办学资源如何得到增生。比如,优秀教师就是难以共享的办学资源,再优秀的教师,同一时间内也仅能给两三个班的学生上课。因此,这种共享就具有排他性,当教师在这所学校或这个班级多上了课,在别的学校或者别的班级自然就少上了课。但是,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却是能够共享的,他们的教学经验不会因为共享而衰竭,反而会因为共享而被更有质量的提炼、更大规模的检验,从而将个人经验变成集体经验,既扩大了受益面,还让这种经验更具科学性与普适性。因此,在教育集团内部,我们可以适度地考虑教师在集团校之间的流动,但这种流动不应仅仅停留在受益学生群体的轮换,而是需要走向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提炼与推广,进而促进教育集团学校之间的共同生长。

因此,尽管举办教育集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集团学校能够分享办学资源,但分享办学资源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活,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拿来主义”。即使在一所学校的内部,如何使用或者处置办学资源便已经是极度考验学校管理能力的事情了。因为这个过程不但要考虑这种使用或者处置方式的合法性与合规性,还要考虑用在不同事项上的有效性,从而让有限的办学资源得以发挥最大的办学效用。而要在集团学校之间分享办学资源,更要考虑上述问题。正如上文所说,即便把优秀教师流动到了某所学校,而要充分发挥这位优秀教师的优势,也并不是简单地让他一个人上两三个班的课,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位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那么,如何使用这位优秀教师自然成为学校管理的挑战。更进一步,由于分享的办学资源并不是具体的优秀教师,而是抽象的优秀教师教学经验,那么如何区分这些教学经验的优秀程度,如何把这些优秀的教学经验转变成学校的办学制度与教学流程,也是对学校管理者的巨大挑战。

二、办学资源在教育集团内的规模增生

如果办学资源只是在集团学校之间简单置换,甚至只是从集团内的优质学校流向薄弱学校,那这样的集团化办学迟早会拖垮优质学校。优质资源不一定能够造就优质学校,但优质学校一定要拥有丰富的优质资源,毕竟没有哪一所优质学校是凭空产生的,都是由优质的教育资源转化而来,所以当优质资源被稀释或者被均分时,优质学校也必将走向平庸。与此同时,优质资源的倾斜不一定意味着能够建好集团内的薄弱学校,因为一所只想依赖优质学校从而获得资源的学校,大概率是不可能在自主发展上拥有动力与能力的。因此,要真正把集团化办学搞好,一定要在教育集团内部大力提倡对办学资源的生成意识,以及不断提高集团内学校生成办学资源的能力。由于教育集团很少是法人单位,而集团内的学校往往是法人单位,所以当我们谈到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时,集团内的学校都会说教育集团是自己的,或者说是大家的;可是,当我们说到教育资源的生成与集聚时,集团内的学校就会把目光仅仅聚焦于自己身上,这个时候还关注到教育集团和其他成员校就变得十分艰难。可是,没有教育资源的生成与集聚,又何来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使用呢?

一方面,作为非法人单位的教育集团,能够真正拥有的办学资源绝大部分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比如教育美誉度、良好的教风与学风、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教学过程的监测机制等。另一方面,相较于企业而言,学校对有形资源的依赖往往会小于企业,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更依赖于那些无形的办学资源,即使是硬件资源丰富的学校,也必须将办学资源中的硬件与软件相融合,从而更好地发挥隐性资源的教育功能。因此,当集团学校用教育集团的教育美誉度去吸引好学生或者优秀教师时,学校会觉得如鱼得水,因为这是一种对资源的消费行为;可当集团学校用教育集团的教育美誉度来要求自己的办学质量、规范自己的办学行为时,这就意味着需要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作出更大的贡献。因为这不仅仅是提升了自己学校的办学质量,也是自己作为教育集团内的一员,拓展或者提升了教育集团整体的教育美誉度。因此,所谓办学资源的规模增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大家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上,都能够赋予这些活动以深刻的教育意义,并在实践中将它们打造成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品牌。对学校来讲,如果单纯用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尽管也会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但没有人认为这就是良好的学风,因为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训育”,并没有看到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理念。

还有一类资源既可以称之为办学资源也可以看成是教学内容,这就是学校的教育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看起来存在于每位教师身上,与学校甚至教育集团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当我们提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时,当我们提出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时,其内涵就是要实施教育集团或者学校内的教育专业知识管理。这一方面要丰富教师个体的教育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促进教师个体间教育专业知识的共享。其实,我们在前面讨论的学科教育质量标准和科学的教学流程,甚至包括集团内已经形成的学风与教风等,都可以看成是教育集团或者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已经生成和拥有的教育专业知识。这是教育集团或者学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习得的集体经验,只不过这些集体经验多多少少又被融入了理性设计与理性重构。与之相应,教育集团的集体经验容易被大家看成是办学资源,而作为教师个体的知识与经验却反而被忽视。有鉴于此,教育集团内部想要丰富教师个体专业知识,就要建立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与文化,让大家以能够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荣。但是,这种以丰富自己专业知识为荣的氛围在单一学校内很难生成,因为学校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它倾向于以获得更好的教育绩效(比如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或者更多的比赛荣誉)为荣。与之相反,如果有的教师掌握很多教育专业知识但并没有帮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反而会被他人取笑。

就促进教师个体教育专业知识的分享来说,往往教育组织的体量越大越具有优势。尽管教师都是在自己相对独立甚至是孤立的课堂中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但并不能因此就断定教师间不可能通过协作或者合作来提高教学质量。其实,教育集团能够为学校或者教师提供的最有效的办学资源,并不是像学校那样提供直接的教学资源,而是生成与应用这种教师个体知识的分享机制。所以对于教育集团内办得非常好的某所学校,最重要的不是把他们学校的资源拿出来供大家分享,而是将其办学经验总结或者提炼出来,帮助其他学校办得越来越好,最终也让自己办得越来越好。如果没有教育集团的存在,优质学校由于缺乏对办学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很难取得质的提升;同样,薄弱学校也不会把自己和别的学校进行比较,它不但难以脱离薄弱的处境,甚至连什么是真正好的学校、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教师层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让教师在更广泛的集团内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他一定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理解得更深刻,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思考得更深入,因而其他教师从他的教学经验中也就越发受益。这个过程看起来没有使得办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但却因为教师个人经验的提炼和个人知识的表达,让整个教师队伍获得了质量提升。

三、可持续性办学资源支撑教育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我们一直在探讨如何使用办学资源、如何生成办学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办学资源的一次性使用与生成是我们的目的,如何通过可持续性的资源促进集团可持续发展才是应该思考的议题。需要意识到,只有支撑教育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办学资源才是有效的办学资源,这样的办学资源也因为有效所以才得以持续开发。对教育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既要看到教育集团在业务运营上的可持续性,也要看到教育集团运营时所需要的办学资源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前者主要是看教育集团是否还有被需要的功能,也就是通过保持功能的可持续性来助益集团内学校发展;后者就是我们讲的资源可持续性。对整个教育集团来讲,只有实现了“功能可持续性”与“资源可持续性”的协调,才可能真正实现教育集团发展的可持续性。当教育集团的功能具有可持续性(比如我们希望通过集团化办学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却得不到办学资源的持续支持时,就会发现集团化办学并没有促进集团学校的优质发展,反倒由于优质资源被稀释,使得集团学校间的差异变小,整体办学水平变得更低。

目前来看,教育集团的功能可持续性在存失之间较为明确。因为教育集团并不是举办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小单元,所以当教育集团没有存续下去的必要时,教育集团的功能可持续性自然就没有了,这时候的教育集团便不复存在,即使存在也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于是,教育集团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就交给了资源的可持续性。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资源可持续性,并不主要指资源来源的可持续性,而主要是指办学资源对支持教育集团功能的可持续性。一旦办学资源失去对教育集团办学功能的支持时,办学资源越是丰富,那么对其的浪费便越严重,越会加快教育集团走向衰败。

是故,虽然教育集团的运转和功能发挥需要一定办学资源的支持,但只有资源的可持续性与功能的可持续性保持高度匹配,才可能既有效发挥教育集团的功能,又不浪费宝贵的办学资源。其实对所有的办学资源来讲,都同时存在功能的针对性与使用的有效性,前者让办学资源与办学功能相匹配,而后者让办学资源得以有效使用,从而使得教育集团在存续期间更具竞争力。

(周彬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人民教育》2024年第1期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3691255677。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