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热点、理性述评、针砭时弊、激浊扬清。
随着暑假来临,各地迎来研学高峰期。但近年来,研学俨然成为了一门“生意”,不少研学旅行费用动辄几千,却“游而不学”。“清北门口拍照打卡”“一半行程在路上”“好几千的研学费,既学不到东西,也玩不尽兴”,这是不少人对研学旅行的评价。
一些研学旅行,虽然打着学习的名义,但从行程看,仍以游为主。在路线设置上,甚至和旅行社推出的普通旅游线路无明显区别,研学地也只是“走马观花”式参观。
无论线上线下,暑期不少教培机构都在“贩卖焦虑”,培训老师(主播)们“情真意切”地告诉学生家长“××阶段是最重要的”,暑期得赶紧学习,否则孩子开学了就跟不上,或会被同龄人快速反超。
暑期校外体育培训亟待“拧紧安全阀”随着暑假即将来临,全国多地校外体育培训逐渐火爆。这些培训虽然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拓展体育运动兴趣,但其中也暗藏着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为此,北京市体育局近日发布《关于安全参加校外体育培训活动的警示提醒》(以下简称《警示提醒》),旨在帮助家长和孩子规避风险,确保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参与体育培训。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一些不法分子受经济利益驱使,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散布虚假信息、贩卖制造焦虑,针对志愿填报、招生录取等环节实施诈骗,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为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的一些虚假诈骗情况,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咨询有关信息,勿存侥幸心理、勿信不实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三道防线学校和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指鼠为鸭”,试图将食品安全问题轻描淡写地糊弄过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显然,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学校和餐饮企业负有保障食堂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
“双减”要进一步做细做深做长远“双减”实施以来,人民群众普遍反映教育焦虑得到了缓解。在学生学业总体负担过重的时候,通过“双减”有效减轻负担是大家一致的期盼;当总体负担有效减轻后,应更加注重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提高工作针对性,做到实事求是、一地一策、因人而异。
“线上自习室”如何物尽其用“线上自习室”,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的自习室线上化,使用者通过下载APP软件参与学习小组,以视频的方式同步直播自己的学习过程。小组中的成员一般会有一个相近的学习目标,如某项考试、或读书等某种主题。组内可以互相监督,APP平台也会制定管控制度,借此营造自习室的学习氛围。有的小组还会设计一些专门的学习监督员等角色,使线上学习环境更加规范。但正如“双刃剑”是互联网的代名词,线上自习室隐藏的问题也应受到重视。
5%占比调减背后究竟有何深层次原因?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为在2021VIS国际教育发展大会上表示,民办教育行业人士需了解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占比调减的深层逻辑,民办学校举办者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大的视角、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学校未来发展。
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2022年底一经推出便引发轰动。它可以生成准确、完整且精确度高的文本,甚至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调整。不仅如此,它可以在几秒钟内以多种语言完成,它的答案质量和交互速度令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