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律师网
 
热点评析专栏简介

直面热点、理性述评、针砭时弊、激浊扬清。

  • 校外体育培训别“跑偏”
    日期:2023-11-05 点击:66次

    校外体育培训别“跑偏”近年来,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育教育和学生身体素质日益重视,随着将体育纳入中考、实施“双减”政策等一系列政策要求的推出,校外体育培训变得十分火爆。但揆诸现实,越是迅猛发展的新兴行业,越容易因监管滞后而野蛮发展。一方面,新兴行业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相应行业标准和规范往往不完善;另一方面,旺盛的市场需求也难免会让从业者被冲昏头脑,导致行业发展泥沙俱下。

  • 当最优秀的孩子都去学管理,国家的创新怎么办?
    日期:2023-11-05 点击:28次

    当最优秀的孩子都去学管理,国家的创新怎么办?教育强国不仅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梦想,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使命。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校长,我们在响应总书记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号召,“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时候,也应该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想想教育强国这一蓝图在我们学校的打开方式。

  • 寒假海外研游扎堆“开卖” 业内提醒:并非越贵越好
    日期:2023-11-04 点击:31次

    寒假海外研游扎堆“开卖” 业内提醒:并非越贵越好从游学产品的预订时间看,由于出境游学目的地国家涉及签证时间较长或涉及多国签证,较多家长选择提前咨询报名。来自西城的初一学生杨同学的妈妈说:“2023年,暑假研学游成了中小学生出行的‘爆款’,想报名的几个团都因办理签证时间来不及被取消了。这次寒假研学旅游团孩子催我早点预订。”

  • 将责任“置顶” 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
    日期:2023-10-30 点击:34次

    将责任“置顶” 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食品安全无小事,校园食品安全尤其不能马虎。一方面,校园食品安全直接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校园食品安全的防线一旦“破防”,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方面,校园食品安全关乎教育事业发展,关乎民族未来和社会稳定。为此,必须守土尽责,将责任“置顶”,须臾不可掉以轻心。

  • 把考试作弊做成生意,必须“零容忍”
    日期:2023-10-30 点击:30次

    把考试作弊做成生意,必须“零容忍”考试作弊灰色产业链的存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过往就有一些作弊案件被查处。但是,在当前背景下,由于各类线上考试越来越普遍,以及作弊生意的线上“推销”变得更为便利,导致这种灰色产业的规模变得更庞大,同时参与门槛也变得更低。像一些招聘考试的“代考”费用也就百余元,甚至还声称“包过”,这显然对部分应聘者形成了不小的诱惑。因此,对这类游离在灰色地带的作弊生意,打击和防范也必须跟上。

  • 禁止学生带书包回家“双减”不能搞形式主义
    日期:2023-10-28 点击:37次

    禁止学生带书包回家:“双减”不能搞形式主义在现实中,有些学校却将规定片面理解为“学生一律不准背书包回家”,这种“一刀切”式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主义,它还让一些家长增添了新的焦虑。孩子把必要的书本背回家,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辅导,让孩子跟上老师的上课进度。若什么都不准带回家,不少家长只好再准备一套书本和习题放在家里。学习本来就是家校共同教育,不背书包,难道就能掩盖个体差异了吗?面对家长的抱怨,有的学校想出了各种“通融”的办法。比如,用“布袋子”来装个别作业本,限量发放“书包卡”,给书包开“出门条”,等等。

  • 环环相扣压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
    日期:2023-10-25 点击:67次

    环环相扣压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在校园食品安全责任链条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相关主体:学校、教育部门、食堂承包者、食品供应商、市场监管部门等。必须对其分清职责,环环相扣,压实责任,才能把“四个最严”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

  • 中考实施“加减法”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日期:2023-10-14 点击:26次

    中考实施“加减法”会带来哪些新变化这次中考改革有一个重要变化,那就是:作为六个考试科目之一的道德与法治将采取开卷考试,满分80分,其中笔试分值70分,综合素质评价分值10分。这门学科实行开卷考试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综合水平,而不是增加考试的区分度。

  • “萝卜刀”火爆校园,背后有哪些法律风险?
    日期:2023-09-28 点击:28次

    “萝卜刀”火爆校园,背后有哪些法律风险?法官在此提醒,未成年人身心往往不成熟,过度沉迷或者不当使用萝卜刀不仅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带来消极影响,还可能引发暴力伤害。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及时并以适当的方式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安全观。

  • 预制菜是个好东西,但不宜进校园
    日期:2023-09-22 点击:24次

    预制菜是个好东西,但不宜进校园有些地方家长吐槽,学校午餐引进了预制菜,质量没保障,口感差,让人难以下咽。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吃预制菜,选择中午自行给小孩送餐,甚至还有家长辞职给孩子送饭。部分家长还为此成立了“抵制预制菜”的交流群。

推荐律师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