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律师网
 
理论观点专栏简介

民办教育理论观点与普法常识,民办教育又名私立教育(private education),是相对于公办教育、公立教育的教育形式,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

  • 冒名顶替上大学触犯哪些罪名,被顶替的人生如何赔偿
    日期:2020-06-21 点击:221次

    冒名顶替者系山东冠县烟庄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陈某某,目前已被解聘,其学历也被注销。据冠县在线微信公号通报,县纪委监委对陈某某立案审查,并将其涉嫌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正组织开展调查。县委、县政府将依据调查结果对案件中所涉及的人员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 浅议大学生网络犯罪
    日期:2019-11-10 点击:218次

    浅议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犯罪具有危害扩散性。网络犯罪在其危害领域、危害对象、危害结果都具有广泛性。人们的现实生活对网络有很大的依赖性,网络犯罪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对各行各业产生渗透性危害,危害领域之广是各种类型犯罪中无可比拟的。同时,网络犯罪的对象是不确定的,可以表现为固定的,也可以表现为随机的,由于网络技术的本身特点,侵害一个犯罪对象可能造成多个受害对象。

  • 浅议未成年人涉毒成因及预防措施
    日期:2019-11-08 点击:216次

    浅议未成年人涉毒成因及预防措施未成年人犯罪中涉毒未成年人占了极大比例,“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未成年人特定的心理特征使其及其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一旦沾染上毒品,随之而来的就是缺乏毒资、性格孤僻、精神麻痹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引发犯罪。总的说来,涉毒未成年人易犯罪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及社会原因。

  • 从创新社会管理谈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与控制
    日期:2019-11-05 点击:231次

    从创新社会管理谈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与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控制一直是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长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将从区域性犯罪现状为研究视角,征对特定区域连续几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对于实证研究后,结合该区的社会管理实际,从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来讨论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与控制。

  • 性侵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机制研究
    日期:2019-11-05 点击:238次

    性侵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机制研究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现状。我国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意在从家庭、学校、社会构建起对于未成年人全方位的保护机制。家庭、学校、社会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利用好这个机制,努力的建设健康、和谐、安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未成年人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法犯罪诱因及对策
    日期:2019-11-01 点击:169次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法犯罪诱因及对策网络的不良信息、网络游戏使学生受到的危害较为严重,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好奇、空虚、为寻求刺激等而沉迷网络。由于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差、自控能力低、至使他们不能自拔,因网络因素导致的违法犯罪不计其数。据课题组了解,90%中职学生的犯罪行为都涉及网络因素,有的是因网络游戏发生争执而打斗,有的是因缺钱上网而盗窃或抢劫,有的是因网络色情影响而强奸,有的是直接在网吧实施犯罪行为。

  • 民办教育走过三十余年,问题重重,出路在哪儿?你怎么看?
    日期:2019-05-17 点击:244次

    民办教育走过三十余年,问题重重,出路在哪儿?你怎么看?

  • 为什么说“规范”更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
    日期:2019-05-13 点击:219次

    为什么说“规范”更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教育可以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但学校也可能会成为精英复制的场所。如果让公办学校保基本,民办学校提供选择性教育服务,那么最终很可能是富裕家庭而不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获得了更多机会和资源,抑制了社会阶层流动。特别是在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这种定位更不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 影响现有民办学校转设为营利性学校的政策性障碍
    日期:2019-05-13 点击:275次

    影响现有民办学校转设为营利性学校的政策性障碍所谓政策性障碍,是指因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在民办教育政策上的缺失或不足,导致现有民办学校在转设为营利性民办学校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无法可依或者有法难依,从而最终导致转设的整体工作无法进行。这是当前制约现有民办学校转设为营利性学校的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障碍。

  • 《关于鼓励和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日期:2019-05-13 点击:236次

    《关于鼓励和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的意见》,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意见》在办学准入条件、行政审批方式、多元主体合作办学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

推荐律师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